2008年2月24日,星期日(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平安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洋调解”自找“麻烦”
汪晓东 余萍

  近日,雪后初晴,南京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古林社区居委会。
  “她总是制造噪声,影响我们休息!”“我看制造噪声的是你……”两个50多岁的妇女在争吵,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姑娘在一旁微笑着倾听。
  这两户住上下楼的邻居,闹别扭已经两三年。双方都说完了,鼓楼区司法局副局长姚启明和宁海路司法所所长薛涛也说了自己的意见,然后看了看坐在身边的“老外”。
  “老外”清了清嗓子,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我觉得要搞清楚谁发出的噪声也不难,一个录音笔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她话锋一转,“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除了噪声,你们还有其他矛盾。”“老百姓过日子,锅碗瓢盆,肯定有响动。如果带着情绪去听,就成了噪声。”“老外”继续说。
  她的话让刚刚还气鼓鼓的双方低下了头。姚启明趁热打铁,说:“邻居好,赛金宝。以前的事情就过去了,从现在起,咱们从自己做起,换位思考,互相尊重。好吧?”
  经过近一小时的耐心调解,两位邻居心平气和多了,都表示以后不再影响对方,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调解人员的建议下,她们的手握到了一起。调解成功,“老外”很开心,拉着邻居俩的手有说有笑地走出居委会。
  这个“老外”叫凯特,今年27岁,来自南非,是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司法所的人民调解员。
  凯特21岁时来到中国,汉语水平已经到了六级,2003年开始在南京大学学法律,去年夏天大学毕业后,留在南京一所中学教英语口语。
  想当调解员,一方面是因为她的专业背景,另一方面也缘于她对中国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大学期间,她曾到江西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接触了近百名村民,并搜集到40多个案例。其中一个让她感触良多:一名妇女结婚10年,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却找不到说理的地方。村治保主任在调解时,居然要她“听丈夫的话,不要争执”。这让她萌生了当一名调解员的想法。
  她的大学老师热情地为她联系。2007年12月中旬,凯特来到鼓楼区司法局宁海路司法所实习,跟着所长薛涛学习人民调解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实习,2008年1月13日,凯特正式受聘于鼓楼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为宁海路司法所的调解员。
  平时,凯特半天在学校当老师,半天在街道做调解员,日子过得很充实。眼下,学校放寒假,她可以全身心投入调解工作。
  “要尽快学会南京话。”谈起工作,凯特有自己的规划,“以后嘛,想当‘人民调解员培训师’!”